设备带材质铝合金
厚度1.2-1.5
设备带宽度200-400
设备带连接PVC封头
设备带颜色颜色可定制
设备带款式可定制
在病房内,气体终端等设备安装在设备带上,每个病房或相邻的两个病房共用一个气体截止阀,用于启闭管道。中国机构规定,所有的中心供氧的铜管不允许埋设在墙壁内,而只能安装在管道或吊顶内。因此,一般的解决方案就是病房内都要安装医用设备带。在中国,设备带的宽度和墙面的宽度相同,而在其它国家,设备带的宽度通常为1.2m或1.5m。
医用设备带是镇及中小型安装中心供氧系统已是大势所趋,是现在设备,同时也能杜绝安全隐患,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乡镇一般规模相对较小,床位不多,预算资金不是很充足,建议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中心供氧系统。氧气站配置一般采用汇流排进行供氧,可选自动切换汇流排或者手动切换汇流排,自动切换汇流排一般要比手动切换式高出10000多远,虽是自动切换,但是当氧气用完的时候终还是需要管理人员来处理,所以,自动切换的意义也就不是很大了。
中心供氧站有氧气瓶、汇流排、主动切换台、安全阀、报警装置设备组成。当运用气瓶组作为供氧来源时,氧气瓶分为两组,一组作业一组当备用;当一组瓶内氧气压力降到某一规定值时,主动切换控制台进行主动切换,备用氧气瓶组接连供氧;一起,报警装置主动发出声音报警信号,提示作业人员替换氧气瓶。当输出压力低于某规定值时,报警装置也会发出声音。当制氧机或液氧与氧气瓶一起运用时,以制氧机或液氧为主,氧气瓶为辅或氧气瓶备用。手动汇流排是大部分中小及乡镇卫生院的,结构简单,故障率低,高压连接管采用四氟材料,外编织层采用304不锈钢制作,可承压15MPa,氧气经过减压器减压后便进入中心供氧系统的主管道了,同样主管道也是采用紫铜管作为输气载体,铜管具有耐腐蚀抗氧化等特点,而且施工方便。集中供氧管道铺设完成后便是病房内的设备带组装了,设备带一般都是铝合金材质,宽200或者220毫米,安装位置一般是下线1300mm,上线1500mm。施工之前一般要提前预埋220V电源线,方便以后安装开关插座床头灯、呼叫系统等。采购前应充分考虑病房以后发展及使用需求,否则等设备都安装到位后再改造就很难了。
使用中心供氧系统不能是“吸就是了”,中心供氧系统吸氧也有注意事项,在我们使用中心供氧系统吸氧的时候少有两个以上的需要注意的事项,那么都是什么呢?中心供氧系统厂家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下:
吸氧的主要注意事项有:
(1)密切观察氧果,如呼吸困难等减轻或缓解,心跳正常或接近正常,则表明氧疗有效。否则应寻找原因,及时进行处理。
(2)高浓度供氧不宜时间过长,一般认为吸氧浓度60%,持续以上,则可能发生氧中毒。
(3)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给予高浓度吸氧可能导致呼吸使病情恶化,一般应给予控制性(即低浓度持续)吸氧为妥。
(4)氧疗注意加温和湿化,呼吸道内保持37℃温度和95%~湿度是粘液纤毛系统正常清除功能的必要条件,故吸入氧应通过湿化瓶和必要的加温装置,以防止吸入干冷的氧气损伤气道粘膜,致痰干结和影响纤毛的“清道夫”功能。
中心供氧系统中的供氧方式采用多就是制氧机、汇流排供氧、液氧储罐,从中选择一种,甚至紧急时分会两种方式混合供氧,在供氧设施的周围都会安装氧气欠压声光报警装置,避免因为欠压而工作人员却不知道的情况,这些报警装置二十四小时开放,时时刻刻做到安全。有自动或者手动,当出现紧急情况时自动切换方式会处在首要位置,在平时的时候如果是为了满足需要,那么就可以进行手动切换,人为的控制需氧量。同时氧气稳压箱内采用的是双路设计,这样的设计保证了各病区供氧的连续性,不会出现中断的情况。
医用设备带是中心供氧系统,中心供氧系统的终端是指中心供氧系统的末端。它装有快速接头插座〔或氧气的快速插座〕,可插入〔或连〕氧气湿化器、麻醉机和呼吸机等器械的气体插头。
氧气管道
氧气系统材料采用脱脂紫铜管,经久耐用
1.病房终端设备带采用模块化结构,材料采用全铝合金经典喷塑,质量上乘。结构牢靠美观、经久耐用、安装方便,适用于各大中小型,生产应用至今受到广大用户**。
2。设备带分3腔设计〔强点、弱电、气体分腔〕,宽度尺寸为200mm,长度为病房的整面墙长度。所装设备可从正面直接拆卸,安全检修方便。
3.氧气、吸引、呼吸终端、电源开关、插座、漏电保护器、照明系统全部安放在设备上,电源插座和床头灯均采用内嵌式安装方式。
中心供氧系统,这个问题是很多、厂家所关心的。特别是在,如果病人呼吸的氧气突然没有了,那会出大问题的。现在基本上很多使用中心供氧系统,那么这是否安全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心供氧系统的安全性能。
每一个基地供氧体系都安装了氧气欠压声光报警装置,一旦体系主动监测出来氧气欠压即可报警。供氧体系大多数用于当中。而真正能够提供给病人呼吸的氧气来自于中心供氧系统。中心供氧系统现已越来越多得被大家所知道。随着科技的,各种体系也都逐步得到完善,许多设施都逐步趋于自动化。科技发展的很快,但它也离不开人为的操控,即使是一个开关也需求工作人员进行操控,并且假设哪一个环节出了差错,也需求人为的修正。
http://www.suxkj.com